2019年中陶産品展閉幕2天
馬上進入回味、總結的時刻
據說,展會期間
有一個網紅必須打卡的
2019國際瓷磚趨勢産品展中展
(以下簡稱“展中展”)
成爲全場“人氣王”之一
這次展中展的組織架構如下
總策展:老牛(華夏陶瓷網)
創意設計:劉廣甯(柯甯展覽設計)
産品顧問:邱子良(子陶科技)
軟裝顧問:韋世歸(唯思創意)
4月21日下午,以“重新定義,中國設計”爲主題的融•進化|2019瓷磚設計春季沙龍也在展中展沙龍區(2號館217)舉行,揭秘展中展“人氣”背後的秘訣。
沙龍活動現場
首先來看看本次沙龍活動的主要參與嘉賓:
展中展總策展人、華夏陶瓷網總編輯、《老牛說》專欄作者老牛,展中展産品顧問、子陶科技總經理邱子良,展中展軟裝顧問、唯思創意創始人韋世歸,陶語設計創始人徐麗玉,蘭黛設計創始人戴明,陶語設計總監兼總經理助理徐子銘等出席了活動。
沙龍對話由老牛主持,四位設計大咖圍繞三個問題進行論述:
1、對本屆中陶産品展的觀感
2、對展中展的看法
以下是小編根據對話內容的部分精選。
對中陶産品展的觀後感
我想我們先談一下整個中陶産品展,你們對本屆中陶産品展看後的觀感如何?
邱子良:國際宣傳有待加強
這一次中陶展我還是整個展會設計的評審,總體素質來講比去年提升非常多,布展整體比去年投入多了。對比意大利博洛尼亞展還不到那個水平,但是水平相比去年靠近很多。
大品牌的展位帶有藝術氣息,並不是冷冰冰看幾片磚的感覺,這個部分倒是今年感覺比較進步的地方。
但整體上産品提升還有待進步,不管是從藝術方面,還是功能方面來講提升不多。
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國際宣傳方面,我是覺得這個部分還有待加強,我感覺來的國外觀展商不是太多。
徐麗玉:今年概念性展示比較多了
今年跟去年比,我覺得今年的效果比去年好了很多。
有一點感覺交通上不太方便。
另外,展館的整個流動性也不太方便。要走的時候必須要5號館出去,很多人反映不太方便。
産品這一塊的話,有一些概念性的展示比較多一點。以前陶瓷展的印象,在産品展示上相對會比較粗暴一些,這邊比較注重展示的效果。我說得比較白。
戴明:企業參展意識有很大進步
第一,今年整個行業裏面,對展會的關注度比往年高了很多,從企業角度來說也是比較關注,具體人流量我不太清楚。
展會大家談到的,包括展示、設計、産品,跟以往都有比較大的變化。這一次看到了一些比較好的産品,而且企業參展的意識,從設計、風格比往年確實有非常大的進步。
感覺一年比一年好。
韋世歸:大品牌參展態度認真多了
感覺今年比去年好,特別是一、二、三號館。尤其是大品牌,參展的態度認真了很多,比如設計方面。
未來的趨勢肯定是“生活”、“設計”、“藝術”這三塊融入到家居設計裏面。
這一次我看到薩米特、新明珠、新中源融入得都挺不錯,這三個牌子。在這三點上我覺得蠻符合趨勢的。
在産品上,我們現在同質化還是比較嚴重。企業要參展的産品還是沒有很大膽去做一些嘗試,比如做一些要代表他形象的産品。整體看,基本上還是賣貨産品爲主。
還有也是國際化宣傳不夠,的確沒有看到國外的一些面孔,偶爾有一兩張,國外面孔太少了,說明我們在國際上的宣傳,或者說我們現在在對國外客戶吸引上不夠
對展中展的看法
我們這次做了一個展中展,人流量還不錯。你們覺得這種形式有沒有價值,可不可持續性?如果要可持續,有什麽好的建議? 一一老牛
邱子良:指標性産品都應在這裏
這個方式是非常好。
但如果大會同意的話,應該在正門進來的地方把這個東西擺上去。
展中展應是代表本年度這一次展覽的總趨勢,指標性的産品都在這裏。你先把趨勢放在這裏,大家一來先看這裏,可以看到總的趨勢在哪裏,從這裏再出發看企業個展。
戴明:因爲“小”就必須要出彩
我想如果做“展中展”的話,一定有別于其他的展位,它更多體現創意、藝術、風格、材質,或者新材料、新工藝、新設計,在這方面作爲一個亮點去推動。
我覺得位置的大小不是特別重要,只要東西做得好一定有人來看,內容不夠好的話擺在哪個地方都不好看。
如果明年繼續做,我覺得內容要做得更加出彩,因爲“小”就必須要出彩,能更個性、更風格、更藝術,我覺得這是它的優勢。
韋世歸:“看潭洲展,必先看展中展”
這個展,我們在意大利早些年都看到,把設計公司、釉料公司集中在一個展位裏面,這已經形成慣例。
展中展應該蠻有意義,但因爲時間短,我沒有時間重新做工藝,只能用現有的東西,在我們那裏,挑幾件有代表性素材參展。
如果,明年有規劃,可以提前跟主辦方把位置確定好了,花心思去做,把它做成行業最前沿的東西,或者實驗性的東西都可以。
因爲很多東西總是要有人去探索,去做些行業沒有的東西,慢慢形成氛圍,形成一種口碑、意識,最終形成“看潭州展,必先看展中展”的慣例。這是這次我覺得很好的一個地方。總體感覺是好的一個起點。